在厦门,有一个名叫曾厝垵的地方,短短几年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厦门旅游一大热点,被誉为“中国最文艺渔村”。而让曾厝垵走红的,便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1999级中文系校友宁军。
回忆四年的求学时光,宁军坦言:“我觉得四年学到的所有东西对我今天来说都是有用的。”到曾厝垵后,他曾创办了当地的第一份报纸,有华大人看到后觉得似曾相识,原来宁军在华大曾担任过中文系系刊《新地》的主编,将报纸排版的风格带到了曾厝垵。
当初宁军报考华大时本想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却被调剂到了中文系。刚到中文系时,宁军也曾苦恼过,不过很快便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写一手好字,成一篇好文章,练一副好口才”,如今他还时常把老师要求的“三个一”挂在嘴边。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四年的中文系学习给了我深厚的人文积淀,成为我今天在曾厝垵推进旅游开发时特别注重文化历史传承保护的一个理念根源。”宁军说。
“一个文学人,抱着一颗工商的心。”宁军说他就这样走进了职场。2003年毕业后,他进入邮政部门工作。三年的新闻秘书工作让他从基础业务中了解到传统行业的创新和坚持,养成了扎实的文书能力。2006年,宁军从邮政部门辞职进入厦门一家传媒公司从事广告业务,2007年入职厦门日报社旗下海峡生活报,本来想当记者的他三个月后却被推荐去另外一家子公司华亿传媒集团从事品牌策划,自此正式踏足文创产业,并统筹策展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厦门案例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扎根于心,为有朝一日从事城中村的转型改造播下了种子。
从业多年,虽然也有不少成绩,但宁军始终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2012年底,他受邀为曾厝垵首届文艺青年节进行包装策划。这个国内第一个以文艺青年命名的文化节办得很成功,而活动结束之后,宁军却对曾厝垵感到不舍。在这个毗邻厦门大学的海岸小村,宁军感到自己的职业梦想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虽然当时曾厝垵已是商户林立,但由于与厦门岛内其他地方业态同质性高,且旅游淡旺季经营差距明显,曾厝垵在厦门依然是名不见经传。宁军结合厦门岛的城市文化和旅游氛围,认为文艺不应仅仅是一种广告噱头,而可以将“文艺”的概念融入到渔村的发展中来。“我们将文艺定义为一种生活的态度。每个人在工作之余,每天花两小时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就可以算得上是文艺青年。”
2013年,在宁军的推动下,曾厝垵成立了文创会,他自己担任理事长,成为了曾厝垵的一名全职“义工”。为打造名副其实的“文艺渔村”,他和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坚持少拆房、慎砍树、不填塘,有针对性地对一家一户进行创意性“微改造”,既保护原生态,又注入新功能。
短短几年内,曾厝垵逐渐汇集了各路有理想的文艺创业青年,传统古朴的小渔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年上千万的游客让曾厝垵从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变成了厦门市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于2015年8月29日带团莅临曾厝垵考察;国家民政部也对曾厝垵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大力推介。
如今,宁军兼任曾厝垵文创村经营者联合党支部书记。沿着干净的沙滩一路走到安静宁和的村落,这是属于宁军自己的渔村时空。他说:“要做好现在的事情,循序渐进,有自己的沉淀,同时也要敢于突破之前的格局,自由追逐梦想。”
(原载于《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报》2016年1月12日第8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