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王艳:华大是我永久的烙印

作者:刘沛      单位: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报 发布时间:2015-11-24

    “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回到母校,一进门就看到欢迎加拿大校友团的横幅,眼泪都快止不住了。”加拿大校友王艳谈及回到母校的感受时这样说。

    王艳所说的这个校友团,指的是一群由来自加拿大的华裔青少年和志愿者老师们组成的加拿大校友子弟夏令营团队。2015年暑假,他们来到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参加了“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这个团队有些特别:14名年龄9-20岁的青少年都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在加校友的子女,而随队的三位辅导老师也是早年移民加拿大的华大毕业生。王艳,是这次夏令营的带队辅导员之一。

    谈及此次夏令营,王艳表示,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加拿大校友会之所以申办这次夏令营活动,就是想以校友为特色,针对那些在国外出生、长大的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校友子女,希望通过母校这一纽带,让孩子们回到祖国寻根,了解中国文化,更是希望他们能回到父母曾经学习、生活甚至恋爱结婚的校园去瞧一瞧、看一看。“我的两个女儿也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我希望她们能体会到这个学校的文化和为校友服务的精神,和妈妈一样感到幸运和自豪。”

    王艳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1988级旅游经济管理专科班学生,1990年从华大毕业。她回忆,那一年,正值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建校30周年。当年11月,她还被荣幸地邀请回校,担任庆典活动的主持人。“那次离开学校后,25年来我与母校就再无交集,一直到今天。”王艳感慨。

    后来的十年,王艳曾在深圳工作,一度从事房地产开发行业,也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和时装品牌。但在移民加拿大以后,她成为了一名教师。“加拿大的公立教育体制是学前班两年,再加上一到十二年级一共是14年。在这样的公立教育体制中,除了针对普通孩子,还有针对有特殊需求孩子的教育体系。由教育、精神、心理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团队将对这类孩子进行评估,依据他们的长处和需求制定教学大纲。而我的工作就是执行这样的教学大纲,协助孩子们从功课中实现智力与身体的发育,加强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生活的能力和质量。”她如此解释现在的工作。

    “在华大的学习经历让我感佩母校的塑造,来到国外后投身教育事业,更是体会到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所以我参与到这整个夏令营活动中,促成这件事,跟华大校友这个身份、跟这个教育工作背景有相当大的关系。”王艳笑着说。

    王艳透露,当位处多伦多的加拿大校友会发起这次夏令营活动时,在加其他地区的校友们都纷纷表示支持。特别是这次夏令营中的另外两位辅导老师,更是放下工作义务参加进来。而孩子们对这次能来到中国的夏令营活动也颇为向往。“营中最小的孩子只有9岁,对这次旅行很是兴奋,父母也很支持;另外还有一个孩子,本由于家庭原因不能成行,最后在自己的坚持下,通过校友会和学校的努力,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面对着一个个热情、兴奋的小队员们,她欣慰地说。

    也因为参加了加拿大校友会,王艳与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校友总会及其他兄弟校友会的互动也多了起来,于是关于母校的资讯也了解得更多。她表示,虽然世界各地校友所处位置不同,但校友会将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齐心,“从各个兄弟校友会的互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学府。每当组织活动,大家都会热心地配合、支持,让人感受到国家和母校的温暖。”

    “从申办这次活动到踏进校门,心态上来讲,很有归属感。因为在海外,大家对于华大校友或者毕业生这个身份很有归属感,华大人的身份就是我们身上永久的烙印。”王艳如是说。

    (原文转载于《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报》2015年11月24日第8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