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美术学院,有个境外生基础绘画辅导班。每到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学院就会组织专业功底扎实的高年级学生,为专业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的境外新生辅导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课程,以此提升他们的美术功底和专业素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专业学习。
作为学校境外学生人数较多、占比较高的学院之一,美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高品位追求美、高标准培育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生特征和专业特点,充分发挥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探索并实践出“向美而行·各美其美”的境外生特色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内地学生、港澳台学生、华侨华人及外国留学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伴成长。
互助结对领略“艺术之美”
迄今,美术学院的境外生基础绘画辅导班已经连续开办了11年。今年9月境内学生军训期间,学院境外新同学就在学长学姐带领下迎来“开学第一课”,并以“青春献礼二十大”为主题进行创作和结课展。11月5日起,每周六晚,该辅导班继续举办绘画辅导课服务境外生。
开展境外生绘画基础辅导
除了境外生基础绘画辅导班,美术学院还开展了“1+1”互助式快乐学习活动,并也已坚持了11年。该活动通过境内外学生结对子的形式,激发境外生的学习热情,助力其学业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有百余人次成绩取得明显进步并获得奖学金,如获得校长特别奖并考入美术学院研究生继续深造的2020级香港学生梁诗华,2020年福建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金依依、李洳慧、叶思瑶,教育部港澳台侨特等奖学金、“星光耀华园”优秀学子“社团之星”获得者刘诗婷等。“特别过去一年,我们结成‘1+1’互助式学习帮扶团队共36组,69%的成员绩点取得进步,其中8名同学的绩点进步到4.0以上。近年来,学院境外生申请保研人数从个位数增加至两位数,毕业率也提高了5个百分点。”美术学院团委书记王交来说。
同时,通过遴选境外生导师、组织新老生交流会、开展学风督导和学业预警等举措,美术学院不断加强境外生学风建设,让境外生逐渐喜欢、热爱所学专业,境外生在许多方面表现优异。
2019年,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各类作品共有8件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历史佳绩,其中包括中国香港学生袁景希的作品《焰彩香江辉——归来》和中国澳门学生李淑娟的作品《怀澳——包容》,实现学校在校生作品入选全国美展零的突破,而且还是在校境外生。2022年7月底,2022年第三届红旗汽车设计挑战赛公布全国6强名单,美术学院2016级中国香港学生梁峰在列。同时,在2020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梁峰的作品《概念巴士》获得国赛主赛道优秀奖和省赛一等奖。中国香港学生植淑君,曾获得第十届未来设计师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福建赛区一等奖和第十六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福建分赛区视觉传达组一等奖,并在2022年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分获国家三等奖和优秀奖。
而在学校已经开展的两届“星光耀华园”优秀学子评选中,美术学院先后有5位和6位境外同学分获“学习之星”“公益之星”“文艺之星”“社团之星”等各类奖项,获奖人数居各学院前列。
春风化雨感悟“中国之美”
今年暑期,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校友、福建宁德周宁县浦源镇镇长李丹舟邀请,美术学院“红色美丽乡村浦源镇服务队”和“‘金色侨缘’境外生服务队”来到浦源开展“墙绘进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结合村落的整体环境、特色文化、风土人情,“以礼致敬孝爱浦源”宣传浦源镇的孝爱文化,绘画出21面礼孝之墙,将浦源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绘声绘色地在洁白的墙面上粉刷出来。
美术学院努力厚植港澳台侨学生的家国情怀,以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服务中国乡村,组织“金色侨缘”境外生实践团和“红色美丽乡村”墙绘实践团分别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莆田市、宁德市及泉州市等地开展墙绘活动,绘制文化宣传墙体、拍摄宣传视频、设计文创产品,用手中的画笔使每面墙能说话。一幅幅精彩墙绘作为特殊载体,在突出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绘出美丽画卷。
特别2021年暑假,美术学院“墙绘美丽乡村”闽宁镇服务队和“金色侨缘”境外生闽宁镇服务队共48名师生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绘制了约2000平方米的墙面。一条街巷,山海双墙,一边墙体绘制的是福建,一边墙体绘制的是宁夏,凝结着闽宁挚情,独具匠心地展示了闽宁两地人民齐心建设闽宁镇的生动图景。“金色侨缘”境外生闽宁镇服务队还前往当地课堂,给原隆村的孩子们带去生动有趣的“创意美术课程”,用鲜亮的色彩装点孩子们的夏天。活动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等媒体关注报道,参与实践活动的梁诗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开始对宁夏的印象是一片荒漠,后来通过《山海情》认识到闽宁镇,看到了闽宁镇从戈壁滩变成了金沙滩,觉得祖国的力量很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境外生实践团开展墙绘活动
此外,学院还以“百村千人行”活动引导境外生走进中国乡村,前往漳州市车本村、隆庆村蔡家堡,泉州市上沙村、紫美村等地,通过重走红军路感受红色文化,增强港澳台侨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了解和中国乡村文化的了解等。来自中国香港的2020级设计6班学生高丽明在上沙村林俊德纪念馆详细了解“大漠将军”林俊德的感人事迹后感叹:“林老先生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国家,也让国家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实在是让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而参观闽南井冈山——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后,他表示:“活动十分有意义。我们不仅深入了乡村,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下一代能安居乐业,英勇的红军战士不惜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浴血奋战。我们应该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寓教于乐品味“文化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美术学院通过书画比赛、研修班、传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不断增进境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同感。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院都会组织境外生写春联、包饺子、捏汤圆、包粽子、做月饼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增进文化认同。中国台湾学生徐嘉妤在参加完一场以“粽香四溢,笔尖传情”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后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认识了很多境内生朋友,真的很开心。”
而2019级马来西亚留学生李洳慧在未返校期间,曾与同班的境内生一起参加学院组织的书画比赛。活动中,两人一起深入学习了茶文化、京剧、刺绣、舞狮等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她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画进作品之中。“我觉得这些文化一点也不陌生,但在马来西亚体验机会比较少,希望回校后能有机会体验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她说。
美术学院境外生不仅热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努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2021年暑假,由学院18名马来西亚留学生组成的“金色侨缘”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践团举办了“中华文化线上夏令营”,吸引来自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50多名华裔青少年参与。实践团成员在线上开展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向学弟学妹重点介绍了中国书法、诗歌、剪纸艺术和中华手工等,培养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开展港澳台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美是时代的召唤。向美而行、各美其美,让境外学子在中国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等之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我们一直在努力!”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杜秀宗说。
(编辑:蔡君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