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年说》第十三期:什么样的故事能够跨洋“出圈”

作者:      单位: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4-20


“中国外交故事不仅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 谈起中国的外交工作时,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黄日涵这样说。在《青年说》节目中,他带来了对于新时代国际关系的一些思考。

“这些年,中国持续深化国际和地区合作,外交取得了积极的成绩。”黄日涵告诉我们,通过多边平台以及双边对话平台,我国加强了国际间合作,增进了文明对话,由此也让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广。

亚吉铁路是非洲埃塞俄比亚非常有名的项目,其中,从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的电气化铁路,由中国负责承建。通过建设这条铁路,可以将埃塞俄比亚的货物通过吉布提出海,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大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在当地承建的铁路三年就开通了,使吉布提获得了和埃塞俄比亚深度合作的机会。”黄日涵说,中国正用行动来证明自身对于这些国家在建设发展中所发挥的价值。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一个纪录片,或者说一部电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有更多真实的中国故事案例来支撑。”黄日涵认为,国外有些人对于中国的偏见,源于缺乏对中国现况的了解。所以,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样的故事能够在国际传播中“出圈”呢?黄日涵认为,要用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且不需要修饰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甚至不需要用过多的文字进行说明。例如,云南象群北迁的故事。那段时间,很多国家的人都在关注“中国象群又去哪儿了”。

在这一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背后,又向世界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呢?黄日涵认为,象群北迁给人们最直观的反馈,就是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很好。随着象群的迁移,大家看到了云南秀丽的自然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群众一路上非但没有打扰象群,反而还给其准备了香蕉、玉米等食物。在报道象群生存状态的各类新闻中,通过展示中国西南农村最为真实的状态,表现出中国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成果。

针对火到不行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黄日涵认为它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经典中国元素的运用。熊猫作为中国国宝在全球已经家喻户晓,加之其饱具现代美学的外形设计,很难让人不产生喜爱之情。

“‘冰墩墩’火遍全球,不仅说明中国举办的冬奥会影响力大,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缩影。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黄日涵说。

作为在社交新媒体上拥有百万粉丝的知识达人,黄日涵将短视频社交网站称为“舆论新阵地”,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短视频传播将成为未来海内外传播的重点。

“短视频或将成为中西方交流的文化之舟。”黄日涵表示,通过短视频的路径,能够真实展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很好地帮助了中国人认识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让外国朋友们立体地看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com.cn/n1/2022/0420/c32306-32403773.html


(编辑:蔡君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