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少路名都是由大陆移植而来,像图中武昌街路标,恰在很“台”的“鸭肉扁”店招牌旁边。
台湾饮食已融合大江南北口味,还不时创新,图中同一个招牌包含四川牛肉面、日式红烧肉拉面、台味鲁肉饭以及北方水饺。
中新网4月8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随着两岸故宫合作,分隔60年的雍正文物终于将在台北相会。这迟来的重逢,其实有许多文化在前铺路:自1949年至今,台湾与大陆文化从冲撞、压抑、激荡到渐次融合,早已混血出新的品种,丰富了各自的文化,也为彼此搭起理解的桥梁。
光是戏曲,两地就交融出多样面貌。台湾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林谷芳指出,早在日本殖民时期,台湾戏曲界就和大陆同业来往频繁,小西园掌中剧团的武场,就是用京剧锣鼓;京剧的唱腔、武打、身段,更丰厚了歌仔戏底子。许多大陆人擅长的杂耍、功夫,也在来台后成了歌仔戏之宝,明华园台柱孙翠凤的爸爸孙贵便是其一。 文化混血 烧饼儿俺想你 昆曲也在台湾巧思下,在两岸掀起年轻新浪潮。“若没有台湾,昆曲绝对作不出白先勇的牡丹亭。”林谷芳指出,移民社会特有的包容性,让台湾独具一种细致幽微的生命情境,正是此含蓄之美,成就了新版牡丹亭的精致视觉。 1949年后,在国民党当局政策教化下,对大陆文化的乡愁在台湾产生奇妙混血。东吴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刘维公笑说,上世纪70、80年代盛行的校园民歌如《龙的传人》,不少人高唱着自己从未去过的长江、黄河,后来民歌在大陆广受欢迎,描述台湾本土景致的“外婆的澎湖湾”,倒成了大陆客最想看的景点之一。 80年代末本土口号渐兴,文化选择改由市场机制决定。不论是以民间社会为背景的《人间条件》,或是以眷村为主的《宝岛一村》、《光阴的故事》,都叫好叫座,观众也不限于单一族群,显现文化混血经验已稀松平常。 早期被压抑的其它语言,也和“国语”(普通话)交织出台湾特色。刘维公举例,“熊熊”(闽南语:突然)、“撩落去”(冲下去)乃至结合“客家国语”和“闽南国语”的“粉口爱”,已几乎人人爱用。而台湾女生爱用语助词、说话娇滴滴,也在大陆掀起流行。 “台湾和大陆相互的文化创新,绝对是好事,来来去去才有新东西。”刘维公认为,如建筑师登琨艳所说,“该接枝出新品种,不用竞争,而是竞合。” 岛内最近热播的肯德基早餐广告似乎正是启示:油条喊着“烧饼儿,俺好想你”,却见烧饼已夹入西方口味的薯泥、生菜。当全球化的混血来势汹汹,两岸文化的混搭更擦出奇妙火花。 大江南北菜 拼出团圆饭 6岁时,詹宏志从基隆搬到草屯,离“台湾地区政府”所在地中兴新村不远。不久后,他的两位阿姨也嫁进了中兴新村。现在回想起来,1949年所带来的文化差异与融合,詹宏志是在童年的餐桌上慢慢察觉的。 作家、出版人詹宏志的父母都是所谓本省人,父亲是矿坑工程师,工作之故认识不少外省朋友。詹宏志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带板鸭、腊肉等外省食物回来,母亲却不知道该怎么弄,“难吃得不得了”。一直到三姨丈、四姨丈出现,他才发现外省食物的美味。 詹宏志有六位阿姨,婚事都由他的母亲一手操办。詹妈妈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在本省、外省通婚还得面对社会压力的年代,为两个妹妹安排相亲对象时,特意挑了在“省政府”担任公务员的外省人。 詹宏志说,母亲认为这些外省人知书达理,安分守己,他们孑然一身来台,没有公婆亲戚的家累,又特别珍惜婚姻。事实证明,阿姨婚姻非常幸福。 两位外省姨丈的加入,扩张了詹家餐桌的“版图”。多年单身,他们烧了一手好菜,一位是山东人长于面食、一是河北人善于组合大江南北菜。母亲、阿姨也在餐桌上较劲,“过年时,各种好吃的东西一起出炉。” 他记得,三姨丈手劲大,自己揉面做的馒头扎实饱满又清甜耐嚼,四姨丈则发明三色水饺,用胡萝卜、韭菜和白菜做馅。 詹宏志原本习惯吃油面,开始学姨丈吃白面条,母亲搞不定的腊肉,也变成香喷喷的蒜苗炒腊肉。两种文化在餐桌上的碰撞、交流,在他的回忆中一直是很欢乐的事。 川味牛肉面 融入当地味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在短短数年内,同时涌入如此大量且多元的菜色,几乎当年大陆35个行省口味全到齐,这只有在台湾。 “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主任张玉欣指出,1662年到1683年是闽菜移入时期,但当时台湾上流社会已能吃到大陆各省精华菜色;1946到1952年间,近200万人的外省移民,使得台湾岛民的饮食产生巨变。 酷爱美食的已故历史学者逯耀东曾描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台北中华商场集合大陆南北小吃:北京冰镇酸梅汤、窝窝头、天津麻花、四川红油抄手、云南过桥米线、山西刀削面、湖南腊肉、上海油豆腐细粉、广东蚝油捞面、苏州蟹壳黄、生煎馒头,还有山东硬火烧都相继出现。
至今台湾的小馆子里,还能同时见到不同省份的宫保鸡丁、左宗棠鸡与北京烤鸭出现在同张菜单上。川味牛肉面与“眷村菜”,可说是在这独特时空背景下特有的产物。 逯耀东等人认为,早年台湾人务农,不吃牛肉,自然也无牛肉面,迁台老兵把牛肉卖给肉贩,内脏杂碎留下来煮成一锅,下个面条就成了阳春版的牛肉面。冈山的四川军眷仿郫县豆瓣酱制成冈山辣豆瓣酱,成了川味牛肉面不可或缺的一味。 台湾的菜色除了多元的特色,也有与当地食材结合的新风貌。如欣叶台菜行政主厨陈渭南提到,台式佛跳墙加入了常见的芋头,煮至融于汤、化无形,异于闽式与粤式。台版“酸菜白肉锅”还会加入海鲜,异于东北人吃法。 也正因此,丰富可口的美食小吃如今成为招徕大陆游客的一道招牌。 重迭地图 台北成为小中国 与美食一样引发陆客惊叹的是地名。去年开放大陆赴台游,许多人首次踏上台北,陌生中却带着熟悉。因为台北市街名如温州街、通化街、西藏路……竟多是由神州移植而来。 地图象征权力。建筑学者李干朗表示,1947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第一件事就是将台北街道名从日本名改为中国名。 决定改名大事的是一位上海工程师郑定邦。当时台北市范围大概是今天的大同、中山、大安、万华和松山区。郑定邦曾向李干朗透露,他是将一张中国地图盖在台北地图上,中轴线对准中山南北路,再将地图上的中国大陆地名填上台北街道。 李干朗说,一头是日本神社(圆山)、一头是总督府的中山南北路,是日据时期皇族参拜神社的主要道路,也是当时最重要大道,被选作“台北地图,中国街名”的中轴线。 新的街道名和其在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对应。如伊通街在台北市的东北方,温州、潮州街在南方,西藏、成都路、桂林路就在西南方。熟悉中国地图的人,看到街道名,就能辨别方位。 也有少数街道以人物命名,如林森(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路。李干朗透露,忠孝东西路原名“中正路”,30多年前被迫分段,为了怕“伟人”被切成六段,迅速改名。 李干朗说,郑定邦来自上海,上海街道也有以中国城市命名的传统(如福州路),他可能是依循家乡传统。 他还说,包括台南、嘉义、高雄等城市,都有大陆地名命名的街道。 客闽人爱外省菜 外省人懂闽南语 60年如白驹过隙,尽管民进党执政期间不断挑拨,但难阻岛内不同族群渐次融合的大势。《联合报》民意调查发现,外省及客家民众大半都会说闽南语,民众对于人际接触中的省籍敏感度也降低,自认能分辨新朋友族群的比率,较20年前少了30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对于刚认识的朋友,半数民众自认无法分辨他们的省籍,只有四成六觉得有把握。对照1990年调查,有高达七成六民众自认能够准确判断新朋友的族群背景,少了30个百分点。 目前闽南籍民众仅一成完全不懂“国语”,40岁以下年轻闽南人,自认“国语”流利的比率甚至高过闽南语流利者,语言被同化程度甚高。调查也发现,客家籍与外省籍民众各只有一成一与一成九完全不懂闽南语。这显示,闽南语在生活中具有使用上的自然优势,使客家及外省族群也不得不学习,语言高度融合。 从饮食习惯来说,调查显示,不论闽南或是客家籍民众,都有六成左右自认爱吃外省菜,约有两成不排斥。相对来说,外省籍民众则是八成五喜欢本土菜,8%不排斥。跨族群的饮食欣赏与包容,又成了台湾族群文化融合的另一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