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侨

港澳台侨

  中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其中65万件几经辗转,行程数万公里,于1948年迁往台湾。1965年,为了存放这些文物,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

  从此,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遥遥相望。北京、台北两地的文物一分离就是60年。

  60年的岁月里,对多数大陆民众而言,台北故宫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2006年年底,总导演周兵跟他的团队开始拍摄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台北故宫》。

  2009年年初,《台北故宫》播出,虽然并非黄金时段,却一下“火”了。

  一部纪录片引发了太多的话题,其中有关于纪录片本身的,却也有更多是关于台北故宫的。因为,台北故宫不仅与一个地方有关,还与一段历史有关,更跟一群人和一段情感有关。

  每天多卖许多“白菜”

  《台北故宫》“火”了。

  收视率、网友留言数量、众多观众的批评和赞赏,都是直接的证明。对此,周兵的解释是——“火”是因为期待已久。“虽然目前开放了大陆民众赴台游,但毕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亲眼看到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多少可以让暂时还去不了的人们先过过瘾。”

  不过,还有一些是周兵所没有想到的。

  《台北故宫》出品人杜大宁告诉记者,片子播出后,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从台湾打来的电话,询问怎样才能买到《台北故宫》的影碟。一位姓吴的先生说:“大陆要开播《台北故宫》的消息不少岛内媒体都有报道。其实以前DISCOVERY、NHK等都曾拍过纪录片,这次之所以特别期待,就是想看看大陆同胞会有怎样不一样的理解和视角。所以,我在第一时间就通过网路看了,不错耶!”

  另外,纪录片甚至还在岛内产生了“经济效益”。台北故宫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台北故宫》在大陆播出后,来台北故宫参观的大陆游客增多了,连我们专卖店的生意都一下子火爆好多,镇宫之宝——光绪年间翠玉白菜的仿制品,每天多卖好多件。”

  这些信息显然让周兵很振奋。因为一直做纪录片的他,理想层面的期待大概远远超过现实层面。

  “你有没有想过原因呢?《台北故宫》为什么会火?”我问道。

  “‘台北故宫’这4个字应该就是主要原因吧,或许谁拍谁火,不是它因为我们而火,是我们因为它而火。”周兵哈哈笑了。

  “火就是成功吗?”我接着问。

  周兵略微沉思,缓缓答道:“其实,就具体的制作细节而言,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不过,有人关注才是第一位的。你看,现在的确有更多人知道了有关台北故宫的故事,也有更多的大陆游客想买一棵著名的‘白菜’带回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算是成功了。”

  门一锁,上船就走

  见到周兵,是在2月的一个午后,天空中有细细的雨丝弥散。

  北京南池子的一个工作室里,周兵盘腿坐在茶桌旁,黑色中式棉袍,神色淡然。

  闲适的氛围中,我提出希望周兵讲一些有关台北故宫中珍宝的故事。

 

  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毛公鼎、婴儿枕……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些早就扬名四海的珍宝,周兵说他的心情相当复杂,是激动、是满足,还是震撼。

  那么,怎样把这些珍宝展示给世人看?《台北故宫》选择了讲述,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和历史背后的人物。

  为此,《台北故宫》摄制组5次赴台,寻找亲历者。最终,他们找到了几位仍然健在的1948年参与运送文物的专家和他们的后人。

  以后来者的视角看,历史往往是那么不可预期。

  当年跟随文物赴台的专家,都以为几个月之后就能回大陆。有的专家甚至连家属都没带,门一锁,上船就走。即使到了台湾,还告诉家人不要买贵的结实的家具,因为很快就能回去。但没想到,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文物迁徙的背后,是人物命运的颠沛流离。

  北京故宫青铜专家李光谟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李济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开创者、安阳殷墟考古的主持人。当年,父子二人一起到了台湾,但很快李光谟为继续学业辗转返回大陆,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一别就是长达数十年的两岸隔绝和骨肉分离。直到李济去世,父子俩再没有见过面。

  文物迁徙的背后,还有一份坚守和忍耐。

  台中雾峰乡一个叫北沟的地方,现在是满眼的郁郁葱葱,这个偏远村落里的人们仍然过着平淡的日子。文物辗转到达台湾后,曾经在那儿存放了15年。后来做了台北故宫副院长的庄严举家迁台,由于日子清苦,庄严的太太甚至需要靠养鸡卖鸡蛋来补贴生活。然而,在这样的清苦与寂寞中,随文物来台的许多专家都在北沟苦苦守候了15年。15年后,65万件文物移入新建的台北故宫,件件完好无损。

  “你有没有问过,他们是如何耐的住寂寞的?”这样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让我感受到了悠远的震撼。

  “问过,原因很简单。随文物迁徙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战火中子弹不长眼,不能让文物受伤,所以要走。在北沟守候15年的时候,也只有一个想法:文物是国宝,必须精心呵护,所以要留下。”周兵说,“他们就是一群把自己的命运跟文物联系在一起的人。”

  拍摄《台北故宫》,周兵觉得自己首先被感动了。

  周兵说,那段历史中人物的命运和经历远比文物本身更震撼。“当我再次在台北故宫看到那些文物时,它们更加闪光和鲜活了。我忽然意识到,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拍卖场上的数字。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这些器物上寄托着某种精神和品格。那些随文物赴台的专家能忍受骨肉分离,能寂寞坚守数十载,就是在守候文物中流淌的精神和品格。而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延续是什么?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拍摄《台北故宫》,周兵希望能将这份感动传达出去。

  台北故宫是有温度的

  记者的一位同行不止一次参观过台北故宫,却仍然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问及缘由,他说,他能感受到台北故宫的温度。

  采访中,不约而同,周兵也提到了台北故宫的温度。

  “真正到台湾实地拍摄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台北故宫是有温度的。”周兵说:“你采访任何一个台湾人,只要小学五年级以上的,都能说出和‘台北故宫’有关的故事,因为他们不止一次去过。台北故宫决不仅仅就是一座冰冷的建筑而已,它对台湾文化和台湾民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次进入台北故宫,分集导演陈怡就被参观的民众震撼了。

  “因为台北故宫面积比较小,珍宝是被分批展示的。当时刚好赶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展出,朦胧的灯光下,十几米长的展柜前站满了小孩、年轻人和老人。队伍中,一个岁数稍大的人正在给前后的小朋友讲解。他的讲解那么详细,我都很惭愧。我当时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些珍宝已经在台湾人心中扎根了。”

  台北故宫是有温度的,还因为你在台湾的某个角落,不经意就能捕捉到它的影子。

  在台北的大街上,有时甚至可以看到印着怀素《自叙帖》的手提袋,珐琅彩工艺的茶杯垫,或是印有稀世珍宝玉鹰纹圭纹路的丝巾……陈怡说,台北故宫曾邀请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根据馆藏珍宝,设计出一系列现代生活起居用品。“将文化普及到生活中的用意也让我们很有感触。”

 

  台北故宫是有温度的,还因为它的影响一直在延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台湾人。

  “台湾文化丰富而多元,但看似古旧的台北故宫的影响力一直坚定而持久。”周兵说,“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从台北故宫获取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像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周杰伦的《青花瓷》便是如此。”

  有温度才有生命力,有温度才能焕发光彩。正是深深感受到了台北故宫与台湾民众和台湾文化的息息相关,周兵才决定选择一种更加自然、朴实的方式还原历史给大家看。

  交流和了解才最重要

  事实上,台北故宫一直是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建筑符号。

  对于那些护送文物来台的专家而言,台北故宫是他们一生的坚守;对于此后出生成长的一代又一代岛内民众而言,台北故宫是诉说两岸同源同种的文化脐带;对于隔海相望的大陆同胞而言,台北故宫是一座可以放置相思和期盼的殿堂。

  “我们制作纪录片的目的就是想把台北故宫展示给大陆民众看,同时也把大陆民众对台北故宫的期待和理解展现给岛内民众看。”周兵如是说。

  事实上,《台北故宫》的拍摄和制作吸引了很多人加入。

  “我们跟台北故宫的工作人员原本并不认识,但一听说要做这样一部纪录片,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帮我们找资料、联系采访。有的老专家岁数很大了,还仍然跑前跑后,甚至像打包、搬运、装车这样的体力活都亲力亲为。”周兵告诉我,因为拍摄《台北故宫》的缘故,他现在在台湾有了许多朋友。

  “你能感受到岛内民众的热情。”周兵说。

  周兵把他的理解和感受,融入纪录片,娓娓道来。他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年负责押运文物的索予明,如今已经90岁了,采访中他反复说,很期待两岸的故宫和文物界能够有一个很深入的交流。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

  交流已经开启。2月14日,台北故宫院长周功鑫一行抵达北京,这是1949年以来台北故宫院长到大陆的首次正式访问。双方就专家交流、学术研讨、合作办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一直关注台北故宫的周兵,对此事自然也相当关注。他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呀!其实,两岸的交流和了解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台北故宫从此不再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